院级创新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创新平台 > 院级创新平台 > 正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资源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6-12-13

以我国远洋捕捞与东海渔场及渔业资源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开展近海渔业资源监测调查和远洋渔场探捕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海洋遥感监测、地理空间分析、物理海洋学、渔业资源、种群动力学和生态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和应用高新技术,研究主捕对象及重要渔业资源的生物学特征、生活史、营养层级与种群结构、资源量与补充机制、栖息地时空分布、渔场变动的环境驱动模式等,力求揭示在全球环境变化与捕捞双重压力下的海洋渔业资源及渔场渔情变动规律及形成机制,为近海渔业资源管理和远洋渔场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实现远洋与近海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发展方向:

(一) 海洋遥感渔场环境监测及渔场海洋学研究

(1)海洋遥感渔场环境特征抽取与分析

(2)远洋渔场海渔况速预报基础理论与技术

(3)渔场时空变动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二)渔业资源评估及管理策略

(4)渔业资源的调查监测与评估

(5)重要渔业资源种类的栖息地识别与管理策略

(三)渔业管理信息化应用与决策支撑技术

(6)渔船综合监测与管理技术:

(7)近海渔业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 发展目标近3-5年发展目标:重点在远洋渔业资源及渔场时空变动规律研究上取得明显突破,尤其是阐明我国主要远洋捕捞金枪鱼、鱿鱼和竹筴鱼捕捞种类的渔场变动分析及预测方法,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新增院百名英才计划人选1-2名,团队建设和能力建设有新进展。积极创造条件,力争达到申请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的要求。中长期发展目标:渔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综合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在渔业栖息地监测与评价技术、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等2-3个基础研究方向上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深化和拓展信息技术的渔业应用,在空间信息技术渔业应用领域,强化应用基础理论,形成较完善的技术体系与应用规范。构建一批以创新、交叉和开放为基本特点的渔业信息技术创新平台,建成一个以渔业信息技术应用为主题的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力争达到以远洋渔业为主题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通过人才培训与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增强实验室在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参与合作及竞争的能力,建设一支以院百人英才计划人选为核心的学科人才队伍,形成1-2个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由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计划人选牵头的院优秀科技创新团队。